3月26日,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联合相思湖诗群、文学院团委在博文楼一教一梯举办“青春的光芒”海子诗歌会。广西民族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副主任陈爱中和区内外25所高校文学社团代表共140余人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活动。
活动现场
与会代表朗诵海子著名作品及个人原创诗作,用诗歌朗诵的方式纪念诗人海子,抒发青春激情,赞颂美好春天,并围绕“童年生活与诗歌创作”“日常生活与诗歌创作”等主题深入交流。
陈爱中认为,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经验,而故乡是绕不开的话题。日常生活也是灵感源泉,可以成为诗中独特意象。他表示,文学的意义是让人们关注、凝视和体会周围世界,读海子的诗要读出新内容、新见解,并思考当下诗歌文学创作困境。
广西作家协会干事、青年诗人李富庭点明童年记忆和日常生活的不同,表示如何处理经验、挖掘提炼其中诗意是每个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。他认为,经验的吸收运用对青年作者尤为重要,经验是天然素材库,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青年写作素材匮乏的缺陷。
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教师、青年诗人祁十木认为,在人人皆可写作的时代,大学生写作应该从学会阅读、学会欣赏开始。回归文学文本,在大量阅读中提升审美能力,才能更好地书写、呈现生活的真实样貌和内心情感。
广西体育专科学校教师、青年诗人陈金海以“生命”为引,指出失意时似乎更能创作出好作品。他认为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有限,尝试跳出自我的圈子思考问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收获。
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胡月说:“科学技术带来很多便利,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也能与大家交流,但从网络世界获得的知识经验并不能替代亲身体验。我们要将目光投注到真实的生活现场,用心观察感受生活的细微变化,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。”
广西艺术学院艺舟文学社梁好认为,新媒体技术让世界触手可及,人们盲目追求碎片化信息、可视化产品,很少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。快餐式的东西钝化人的感受力,也让人们离诗歌越来越远。
南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兰秋表示,青年作者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,会面临无事可写、无话可说的困境。他谈及家乡,那里有种满莲藕的池塘,还有令人难忘的雪景,很多美好的东西存在脑海中,提笔写作时,熟悉的童年经历自然是首选素材。
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左江潮文学社何冰娴表示,诗歌写作是对日常生活和自我内心的深度探索,是艰难的过程。由于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判断力有限,如何将心中所思所想以富有诗意的文字呈现出来,对写作新人来说是大难题,希望能在这次诗会中找到解决办法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孟琳峰说:“诗会话题是日常生活、童年记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,在诗歌创作前,应该先思考这些内容对自己的意义。诗歌创作并非简单的生活复现或记忆还原,这需要对个人经验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。融铸个人独特理解的生活经验,才是值得书写的内容。”
合影留念
每年三月,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诗群都会举办海子诗歌会,以诗会友,延续古代文人春天雅集的传统。本次诗会为广大学子提供交流平台,有利于今后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展。